我的偶像是关公!这所小学用三国文化丰富“双减”后校园生活

  “刮骨疗伤对弈中,千里单骑情意浓。我的偶像是关公,帐下苦读书,沙场布奇兵。大浪淘沙,江流奔涌,问天下谁是英雄!我的偶像是关公……”12月7日下午课后服务时间,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小学合唱社团的成员们,又一次练习了学校倾力原创的歌曲《我的偶像是关公》。不仅这首曲调高昂、旋律动人的歌曲让人精神振奋,走进卓刀泉小学,遍布校园每个角落的三国文化元素更是让人印象非常深刻。该校弘扬三国文化的系列做法,也成为落实“双减”政策的一大亮点。

  相隔1800年,现在的学生为何会把关羽视为偶像?原来,卓刀泉小学位于洪山伏虎山下,相传1800多年前三国蜀将关羽屯兵于伏虎山,因此地缺水,故以刀卓地,水涌成泉,故名卓刀泉。

  近年来,卓刀泉小学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历史资源,打造关公校园景观文化特色,推动表现教育,用关公精神鼓励和影响学生乐表现、善表现、勇表现、讲诚信、树正气,将“忠信 仁义 智勇”的关公精神传承到学生当中,融入学生生活。

  “我最喜欢在关公长廊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!”今年新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们很喜欢这所充满关公元素的校园。记者看到,卓刀泉小学校门、院墙、前操场地面、后操场围栏都镌刻着校训“忠信 仁义 智勇”六个大字,古朴典雅。学校三栋楼分别以校训的六个字命名为忠信楼、仁义楼、智勇楼。走进校园,移步换景,细品“理念石”,听涛“卓刀泉”,流连“忠义园”,漫步“华容道”,醉心“关公廊”,驻足“尚德坊”,徜徉“励志苑”,遥想“点将台”,神游“三国鼎”……顿觉心旷神怡。

  “双减”政策出台以来,卓刀泉小学结合“表现教育”这一办学特色,深耕优良历史传统文化,将关公文化与社团活动相结合,挖掘关公文化的育人元素,提质扩面。孩子们在体育社团学习关公武术操《精忠报国》,在美术社团绘制京剧人物脸谱,在信息社团制作Q版三国英雄形象,在春芽剧场演绎校园课本剧《忠义千秋》。每学期重大活动展演中,学校代言人“小关公”必然登场,在学生心中树立示范性榜样。

  每周四下午,卓刀泉小学民间剪纸艺术的传习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。在辅导员老师的精心教导下,一双双稚嫩的巧手,灵巧地剪裁出一张张鲜活逼真的脸谱剪纸作品,他们还创编校本教材《我眼中的三国》一书,让这门中国最普及、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在校园里花开满地。

  今年,卓刀泉小学修订并完善了“午”动经典系列校本课程,包括《我眼中的三国》《我们的节日》《我爱江城》《我是“非遗”小传人》四个主题,共计12册校本读物,实现了各学科和各学段的全覆盖。

  创编英雄故事小剧本,制作一张三国人物卡,绘制武汉三镇的美食地图,学一学饺子的五种包法,找一找藏在窗花里的数学奥秘,了解二十四节气背后的智慧……老师们利用课后服务时间,让学生了解卓刀泉丰厚的地域历史文化底蕴;走近节日民俗,让传统变得有声有色,让民俗变得可亲可近;爱上荆楚文化、江城文化,深入学习以“非遗进校园”为主题的传统手工艺课程。

  小小的课后服务,大大的文化情怀。在美丽的校园中,传承中华民间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教育赋予的责任。以三国文化为代表的一系列校本课程,让课本“活”起来,让学生在动手、动脑中逐步加深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认知,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  此外,卓刀泉小学还创建了丰富的社团和多元的平台,分年级分时段开设了体育运动类、书画艺术类、科技信息类、建模航模类等二十多项社团活动。孩子们能文善舞,亦动亦静,吟诗作画,能说会唱,精工细作,社团活动充分的发挥“五育并进、全面培养、提升特长、快乐成长”的及其重要的作用。在落实教学负担的“减法”的同时,卓刀泉小学做足社团课程内涵的“加法”,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。

  “有氛围感满满的校园文化浸润,有精彩纷呈的课后服务社团,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,校园里的欢声笑语更多了。”卓刀泉小学校长叶维文表示,学校未来将继续贯彻好“表现教育”的理念,坚持五育并举,打造特色校园文化,助力学生在表现中感悟,在表现中创造,在表现中成长。

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>>
首页首页 产品中心产品中心 发送消息发送消息 一键拨打一键拨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