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7月以来,气温慢慢的升高,让人直呼受不了!不过,炎炎夏日可挡不住大家的运动热情,慢慢的变多的市民选择走出家门,走到户外,在篮球场,在游泳馆……肆意挥洒汗水,锻炼身体。
为更好地服务市民,近年来,我市以推进全民健身为抓手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体育需求,建成全民健身点4000余处,体育场地面积408万平方米,人均体育场面积达3.02平方米,基本建成城区15分钟、农村30分钟健身圈,让休闲健身的身影随处可见。
7月13日6时许,清晨的街道还比较安静,但记者走进市体育运动中心,便看到已经有不少市民在晨练了。“90后”小杨,基本每天早上6点都会来体育场跑步,“早上的空气很清新,跑步很减压,这样一天工作都有了精神。而且一大早就有很多人在这里锻炼,晨练的氛围非常浓。”
到了八九点,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,体育场上锻炼的人陆续离开,但市体育运动中心里的羽毛球馆、乒乓球馆开始热闹起来。“我们9点开放,但很多球友都会提前到。”市乒乓球协会乒乓球馆负责人刘国平说,今年暑期球馆继续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免费的乒乓球培训,第一期20个免费名额很快就报满了,“孩子们热情很高,今年付费培训的学员也很多。”
浏阳河东路的休闲体育公园,环境优美,健身场地、器材齐全,很多市民在此跑步、打球,锻炼身体。
今年暑假是“双减”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暑假,创造更多机会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家长慢慢的变多。7月9日凌晨,市民余女士给12岁的儿子在“我的长沙”App上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了免费的乒乓球培训,等第二期培训开始的时候还想给孩子报名篮球培训,“如果没有报上免费的,我也会给他报一个付费的体育兴趣班。”
记者从市体育运动事务中心了解到,今年7月以来,体育馆、体育场田径场、游泳馆的接待人数都有明显增涨,增幅在10%左右,其中体育场田径场接待人数每日3000多人次,环比增加近1000人次。因田径场跑道去年进行了提质改造,新跑道体验感更好,今年7月入场接待人数比往年同期增长50%以上。
7月12日上午10时许,在市体育运动中心恒温游泳馆,水清见底的泳池内,每条游道上都有不少游泳爱好者畅游其间。在北侧岸边,不少孩子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认真地学习游泳;在儿童游泳区,数十名孩子在游泳池内一片欢腾,笑声不断。
炎热的夏季,游泳成为很多市民休闲锻炼的重要方式。这个暑假,不少孩子来到游泳馆学习游泳。
“水质不错,夏天在游泳池里游泳真的蛮爽!”游泳爱好者周文说,她是带着7岁的儿子过来的,母子两人近期天天来游泳馆“打卡”。9岁的学生浩轩,报了游泳培训班,虽然天气热,但他坚持步行两公里过来练习。13岁的卜佳琦和朋友在泳池的浅水区玩得不亦乐乎,“我也报了游泳培训班,一边消暑、一边学技能。”
“今年场馆进行全方位升级后,人气比往年更旺了。”市体育运动中心恒温游泳馆店长卢敏介绍,最近不少市民办理了会员卡,带孩子过来一起游泳,游泳池从早上8点开到晚上9点,一直都有很多人。
人气旺盛,游泳馆的水质又如何,安全防范措施做得怎么样呢?“我们每两个小时对水质进行自检,包括余氯、pH,还有水温。”游泳馆工作人员陈浩说,10点对水质进行了一次余氯检测,氯的含量是0.6毫克每升,标准的范围是0.3到1毫克每升,这个数值在合理的范围内。
游泳馆还推出了多项保障措施,目前共配备了20名专职救生员,所有教练员的资质都进行了公示,岸边多名救生员、安全员巡视,一旦有突发情况,救生人员会快速响应。
卢敏也提醒,市民要做好游泳前后的热身与放松,把握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,提倡错峰锻炼、科学健身。
不仅游泳馆,记者看出浏阳各处的篮球场、羽毛球馆、乒乓球馆、健身馆等,从早到晚也是人气爆棚。7月12日下午6时许,来到百川里片区,改造后公用的锻炼场地上许多孩子正在打篮球,场上欢笑声不断。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,百川里的环境和设施都实现了“华丽升级”——原来坑洼不平的道路铺设了沥青,平坦洁净;原来荒废的空地,变成了篮球场;原本杂草丛生的巷尾,成了色彩缤纷的城市小花园……“每天早上我都会来到这儿健身,傍晚散步看到很多孩子在这里打球,改善后的环境线岁的李金华老人说。
时间又过去一个小时,晚上7时许,在浏阳河东路的休闲体育公园内,记者看到还有许多市民在此锻炼休闲。这是一个集篮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健身步道、骑行道、门球场等为一体的休闲体育公园。此时,健身步道、篮球场、羽毛球场等都有许多人在锻炼,即使天色渐黑,但是在灯光的照射下,市民们的运动热情仍然很高,即使满头是汗,也欢快地奔波在球场上。
“现在环境慢慢的变好,场馆设施逐渐完备,可以说只要走出家门,就能开始锻炼了!”爱好骑行的和女士,经常会在公园、绿道上骑行,“骑行可以看不同的风景,与大自然亲密接触,这与坐在车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,微风拂面、鸟儿鸣叫,都能一一感受到。”她点赞浏阳营造的运动氛围,让自己能在畅快的骑行中休闲健身、消遣娱乐两不误。
确实,从在沿河风光带(三元宫至六桥段)打造10万平方米的集篮球、网球、乒乓球、健身步道、骑行道、门球场等于一体的休闲体育公园,到先后建成浏阳河“一河两岸”10公里健身步道、长兴湖和南湖公园一二三期长10公里的健身步道,道吾山、西湖山、天马山、炮台岭、小河乡、捞刀河等30公里的登山、骑行道,行政中心10万平方米东、西广场……通过丰富全民健身基础场地设施供给、升级配套设施,提高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有效供给,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断增加。
清晨,中老年朋友晨练正忙;下午,青少年儿童篮球对战正酣……无论哪个时间段,公园、绿道、广场或者小区里,都有市民在进行各式休闲运动。散步、慢跑、骑行者的身影慢慢的变多;跳广场舞、体育舞蹈的从容而欢快;打太极拳的柔和淡定;玩篮球、足球、排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各种球类的充满欢乐;玩轮滑、滑板的尽享速度与激情……市民们采用各种运动方式,享受着休闲运动给自身、给家庭、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无限乐趣。
截至目前,我市共建成乡镇全民健身中心28处、健身驿站5处、国民体质监测点6个、健身步道100余公里、智慧社区健身中心6个、全民健身点4000余处,体育场地面积408万平方米,其中,体育场馆利用率达96.5%,年均总接待健身群众达160余万人次。“今年9月底,全市将完成新改建室外运动场(篮球场)30个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。”市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