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29日,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鲁海丰码头,伴跟着一阵阵汽笛声,6艘国内新式远洋渔船正式起航,前往毛里求斯海域进行远洋捕捉作业。
这批由青岛鲁海丰集团斥资3亿元自主规划制作的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,是国内第一批选用欧式围网规划的金枪鱼捕捉专业船,也是国内同类型远洋渔船中技术水平最高的船舶,改写了青岛远洋渔船制作的新高度,一举打破了青岛远洋渔业在印度洋无作业的前史。
青岛鲁海丰集团是新区远洋渔业企业的代表,2015年以来,在原有14艘1200马力大型远洋捕捉船舶的基础上,又出资3亿元,自主规划制作6艘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。
这批渔船阅历了选型、规划、修正、定型等重复验证,安装了挪威、日本等国最先进的捕捉、冷藏设备,是国内第一批选用欧式围网规划的金枪鱼捕捉船,单船年捕捉量可达7000吨,单船年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。
当天,我国海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、青岛鲁海丰食物有限公司、青岛农商银行战略协作结构协议签约,三方将共建我国世界水产品买卖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,打造远洋渔业全产业链。
跟着6艘远洋渔船的成功启航,以及“我国北方(青岛)世界水产品买卖中心冷链物流基地”项目的顺畅推动,一条掩盖远洋捕捉服务、冷链物流、水产品拍卖买卖、加工配送、信息集成等环节的完好的渔业产业链正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快构成:打造万吨级渔船码头,冷冻冷藏水产品300万吨,买卖量300-600万吨,年买卖额660-1200亿元,成为山东半岛甚至全国蓝色经济海洋渔业经济的新引擎。
近年来,新区开展远洋渔业,助力“海上丝绸之路”建造。全区现在共注册远洋渔业企业10家,开展远洋渔船50艘,远洋渔船作业区域遍及西南大西洋、北太平洋、印度洋及非洲滨海等海域,年捕捉秋刀鱼、鱿鱼等3万余吨。